在希望的田野上:合肥,农业现代化正蒸蒸日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15
33.1K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向节水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发展旱作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运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精准微喷、滴灌、地灌,设施蔬菜节水80%左右;江淮分水岭地区立足实际,发展高粱、碧根果等耐旱特色产业,实现增产增收;建成高标准农田41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8,农作物产量增加10%以上……近年来,合肥市各地广泛运用节水灌溉技术,调整种植结构,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农业现代化水平蒸蒸日上,田间地头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图片

运用智能系统节水增效

深秋时节,走进位于大杨镇岗西村的庐阳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连栋大棚内,一盆盆上海白、玉竹菜、红钻菜、紫油菜享受着适宜的温度茁壮生长,生机盎然……

这里种植的蔬菜不仅品质好,而且十分节水。“整个园区里的水体是自循环的,雨水全部回收到池塘里,通过过滤消毒用于种菜。我们通过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微喷、滴灌、地灌。这一种植模式超级节水,基本上,一个池塘的水就可以满足整个园区需求。”安徽芸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说。

在肥东县桥头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一间连着一间的玻璃温控大棚内,西红柿、绿叶蔬菜等果蔬长势喜人。同样,这里的所有大棚都建设有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依据精准化的数据,实施科学灌溉,果蔬品质有保障,而且还省时省力省工节水。”桥头集镇工作人员丁一介绍。

图片

“全市已建成省级蔬菜标准园19个,发展设施蔬菜面积37.83万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园区广泛运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进行种植,较传统灌溉方式节水80%左右。

调整结构发展旱作农业

秋高气爽,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上的长丰县杜集镇刘兴村,一派丰收忙碌景象。这里的2400多亩高粱相继成熟,颗粒归仓。

“长丰县海拔最高的地带就位于我们蔡集村民组,这里地势高,水调不进来,风调雨顺的话,种植水稻等农作物问题不大,一旦遇到干旱就会减产。”刘兴村党总支副书记单正昶感慨道。去年起,该村开始调整种植结构,尝试种植高粱,发展订单农业。由于高粱基本不需要灌溉,特别耐旱,一改过去靠天收的局面。“今年高粱产量高,市场价格也高,效益不错。”

立足分水岭实际,近年来长丰县发展适应性旱作农业,实现新突破。“目前,全县已发展6万亩高粱、8万亩碧根果。”长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开发,合肥市江淮分水岭地区已经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不过部分地区水资源还是相对匮乏。为此,各地调整结构,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成效显著。”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以高粱为例,分水岭地区种植面积已达8.5万亩。“各地还发展碧根果产业,并在林下套种大豆、红薯等农作物,实现增收。”

高标准农田占比达45%

田成方、渠相连、路成网……走进肥西县山南镇,一片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让种粮农户吃下“定心丸”。

“我们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全镇耕地面积15万亩左右,已经建设了十多万亩的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小田变大田,新增了耕地面积,水渠进行了硬化,避免了跑冒滴漏,亩均节水大概在50~60立方米左右。”肥西山南镇农办主任沈杨说,根据今年的初步测算,高标准农田每亩增收50公斤以上。

建设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据初步统计,自2011年以来,合肥市累计投资57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约1300-1400元,合肥市建成高标准农田34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项目区的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显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改良了耕地土壤质量,增强了洪涝灾害抵御能力,粮食普遍实现增产增收。”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数据显示,项目区农田的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提高到0.8,农作物产量增加10%以上,农业生产年均增收182.43万元。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合肥市还打造了高效节水灌溉区,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今年,合肥市计划投资5.32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8.18万亩,亩均投资2920元。目前,部分地区已启动建设。”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

免责声明 瑞麟农科

瑞麟农科,为大家推送最新、接地气的三农资讯,努力打造肥料界具有影响力公众号。本公众号部分内容采自网络,无法追溯到原作者。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技术咨询热线:4006489589。

上一篇:今冬菜价还会上涨吗?农业农村部这样回应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粮食产量将创新高、蔬菜供应总量充足

CopyRight (C) AnHui RuiLin XianDai NongYe KeJi CO,.Ltd 安徽瑞麟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皖ICP备09001601号